第975章 立功机会
大唐: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
2025-7-14 00:10
这时候,不争不抢,勤勤恳恳,还谦虚上进的晋王李治,可不就能够入了李二的眼了吗?
试问,两个儿子在那里算计着自己的皇位,喊打喊杀的,另一个儿子却是老老实实,将自己的领地打点的甚好,看着就有管理才能,而且还不像兄长一般争权夺势,这般对比之下,会如何选择,还用纠结吗?
唐王并不是年轻时候了。年迈的帝王,疑心病更重。总担心着别人会觊觎的宝座。
也担心他的儿子,会不会经受不住皇帝的权势,而逼迫自己退位。李承乾和李泰的夺嫡,自然会牵动这位皇帝陛下的神经。
朝堂上,无论文臣武将,此时都统一了行径,没有人反对唐王的这个决定。但这同时也是一件大事。
究竟要由谁去修筑祭台,祭台又要如何建,以及封禅的礼仪行程又该如何安排?这许多事情,都还需要细细考量。
“不知陛下,有意让谁前往泰山,负责祭台建造事宜?”这种时候,自然是长孙无忌先开口询问。
“这个不急。” 唐王李二却是笑着。
“先让工部与礼部的商议着,过些日子,就祭台建造一事的具体事项,还有祭台的建造图纸呈上来。先定下此事,然后再谈,由谁去吧。”
“臣遵旨!” “臣遵旨!”
工部和礼部的两位尚书领了命。
泰山封禅有据可考,这事倒也不难办。
“这祭台建造还尚需时日,正好趁机,将高句丽彻底解决了,也好将此功绩,上告于天。”这年也过完了,眼见着准备要封禅了,唐王自然也就想要将高句丽给平定了。
左右有之前唐峰两次大战,高句丽早已不成气候了。李承乾听到唐王此话,眼前一亮。
之前他因为贪功冒进,被罚了。
于是就特别的希望,能够再有个机会证明自己。
他是大唐的太子,是父皇的嫡长子,自然也该是能够领兵杀敌的!这次的高句丽已经被打残了!
只要带军队过去,几乎就可碾压!几乎是必胜的战局!
这样不正适合他去吗?
正好凭借此次平定高句丽,一洗之前的耻辱!也让朝臣和他父皇,对他改观。
也可以巩固他太子的地位。
想清楚利弊得失,李承乾便勉强按捺住自己。
他又之前的过错在,不能自己提出要去平定高句丽。李承乾眼神示意了一下他这边的一位官员。
那人立马明白了太子的意图。
刚想出声,但想了想,还是等了等。
毕竟,这事陛下只是提了出来,尚且还没有定下。先观望一下再说。
“募兵制的改制进行得如何了?”李二没有管那些刚想要开口的人。
如今大唐国泰民安,文臣不比武将,武将需要上战场,立战功,才能够一步步的向上爬。文臣武将本就相互排斥。
文臣不需要战功,他们更希望在国家百姓安全的时候,更好的治理国家,让百姓过得更好,让自己能够流芳百世。有些文臣甚至会觉得,战争有伤天和。
毕竟每逢征战,必有伤亡。大战之时,死伤更是不计其数。
更何况,文臣总是觉得大唐国力强盛,更应该教化万民,而不是四处征战。就算如今百姓还算丰衣足食,但粮食也并不算是很丰富的。
一场战争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不知凡几。但是,唐王李二却是更看重武将。
或许与他前半生的经历有关。
他也是随父亲四处征战,才打败了隋朝,打败了各路兵马,才得以建立李唐王朝。他本身善武,更是经历多场战争,身边更是聚集了诸多得力的将领。
如今的大唐,就是靠着一场场的战争打下来的。
。虽然李二也并没有因此太过忽视文臣,但终究是不同的。既然唐王问了,便自然要回答。
负责此事的是李靖,还有唐峰。二人对视一眼,李靖便开口回答。
“陛下,臣等已经在各处开始征兵,如今军队中的武卒,也均改为职业武卒,已经训练得有一段时间了。”李靖顿了顿,见唐王没有什么反应,才继续。
“之前,已经征募了一批新兵,还尚在训练中,后续仍会征募一批武卒0......”待李靖讲完,唐峰才开口介绍自己这边的情况。
“陛下,如今府兵制已经改为募兵制。目前来看,军队的战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军中粮饷支出,尚在预计范围内唐王闻言,点点头。
兵制从府兵制向慕冰子改革,阻力还是小的。
毕竟职业的武卒,更能够激起百姓入军队的欲望,招募新兵是不难的。又不是摊丁入亩制那样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而且既然朝堂上下一心要改兵制,自然能够做好。
“如此,若是想要再短期内,出兵平定高句丽,想必是可行的了。”唐峰知道,唐王这次肯定是下了决心,要一举平定高句丽。
毕竟,就双方现在的实力而言,这并不难做到。
而唐王李二此时想要泰山封禅,自然会更希望能够早日平定高句丽。那样,敬告上天自己的功绩时,就又能够加上一笔了。
还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是。近年粮食颇有盈余,待开春后,便不需要担忧,百姓冬无存粮,和预备救灾的物资,足以供给此次战争了。-
只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高句丽,粮草便不需要担心。
毕竟现在有了土豆这样产量高,又能当作主食的东西,虽然不太好吃,但是能3.7够充饥。现在的大唐,可以说是不缺粮了的。
而且此次出征,根本用不着太多兵马出动,需要消耗的粮草军备,对国库而言,负担就更小了。只要能够短时间内打胜仗。
这看起来并不难。 李承乾心中更是火热。
而李泰听闻,也是有些心动。
之前太子急功冒进,而他如果一举拿下高句丽,岂不是显得他比太子强出许多?那父皇是不是会更加的看重他?
朝臣,是不是更敬服他?虽说是皇子,无须立下战功。但是大唐的天下,是打出来的!这样的战功,却会让人高看一等。
一时间,两位正在夺嫡中的皇子,都想要把握住这次出征,为自己增添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