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神聊天群

宁心静气

历史军事

对于穿越这种事情,开始唐峰是不相信的。
但是,现在他相信了。
唐峰穿越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1122章期待再战

大唐: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

2025-7-14 00:10

  唐峰心知,自己前前后后也杀了不少的高句丽军人了,高句丽剩余的兵力,绝对不多了。
  若是能够将那些高句丽大军全部留下,那么等他们进攻丸都城的时候,一定能够更加轻松一些。所以唐峰才会花费心思选定一个合适的地点作为两军交战的战场。
  可以说,只要这即将到来的一战,唐军能够获胜,且胜得漂亮,那么不管丸都城内究竟有多少兵力,其实高句丽都已经没有回天之力了。
  接连多次的战败,早就已经能够摧毁高句丽士兵的斗志,足以让他们听到唐军的风声,便开始胆寒了,有如何能够奋起反抗呢?
  被打得狠了,这些高句丽的军人,自然能够记住教训,也就自然而然的会对唐军产生惧怕的心理。面对唐军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惧怕退缩的军队,如何还能有一战之力,从而获得胜利呢?
  所以唐峰才不会担心之后进入丸都城会受到的阻碍。因为那本身就无许担忧。
  那些高句丽的高官们许是要比那些平民百姓或者城主们还要怕死,说不定,只要唐军陈兵在丸都城下,那些人便会先失了分寸,或许都用不着唐峰出手,那些人就会先从内部乱起来,都用不着他们费心算计了。
  苏庆节听了唐峰的解释,立刻明白了唐峰的打算,当时便笑了起来:“主帅既然有了安排,我们自己不惧高句丽的大军围剿了。我现在竟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好好打上一场了,这些日子总是赶路,觉得自己都有些生疏了。”
  之前在乌骨城的时候,除了高履行和宁楚带兵从云梯进入,而后与乌骨城的守军战斗了一阵子之外,其他人基本上也怎么活动开。
  就连作为攻城先锋的程处亮都没怎么跟乌骨城的守军交战几场,更别说他们这些人了。
  苏庆节一开始带着弓箭手作为掩护,可是等到宁楚他们攀上城墙之后,那些弓箭手便没有了用武之地。后来碰上乌骨城守军,也就是小猫两三只,还大多没开始打就表示要投降了的。
  他们原本就从白岩城一路赶路到了乌骨城,却根本没什么机会动手,后来又从乌骨城开始赶路,这压抑的气氛,不说苏庆节,便是长孙冲他们,也早就想要来宜昌战斗发泄一下了。
  只是可惜丸都城那边的反应未免也太慢了,直到现在,来我叫他们的大军都还没有看到身影,斥候都跑出去很远了都没有发现高句丽大军的半点影子。
  自从之前的高句丽大军被他们灭了个干净之后,这盖苏文实在是效率太过低下,也不知道他们就近什么时候才派出的大军,竟到现在都没有看到踪影。
  “别说你,便是我也觉得不够过瘾呢!打完这场就该回长安,可要好好珍惜这次的机会,打个痛快!也顺便积攒些战功,方不负咱们征讨高句丽,辛苦这么一趟啊々」!”
  程处亮听到苏庆节的话,很是认同,也开口接话道。
  程处亮虽然因为敢打敢拼,第一次上战场又热血得很,所以也得到了唐峰的重用,也算是唐峰给他积累经验的途径,便多次担下先锋的重任,得到了很多次对敌的机会,但实际上也因为他是第一次上战场,所以程处亮觉得,这些战斗根本就还不够过瘾的。
  加上高句丽的军队之中,强大厉害的,基本上都在前两次与大唐之战中,被唐峰带兵给剿灭了,剩下的那些,战力是大不如前,唐军有了唐峰的训练,加上改了军制,却是也来越厉害。
  两相对比之下,这样的战争,颇有些一面倒的趋势,战斗过程中,唐军基本上没有很为难的时候,一般都还算是很轻松的就能够战胜敌军了。
  这样的战争,明显不能够让程处亮纾解心中多年来不能上战场,将自己所学用在实处的郁闷。他还期待着一场淋漓尽致的战斗,不仅是给自己的历练,也是一次发泄。
  更何况,平定高句丽之战,这就到了尾声了,他们很快就能够将整个高句丽拿下,然后就要回长安区了,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再起战事?谁又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够再上战场杀敌呢?
  “说的也是。不过我就想着快点结束也好,就能够早点回家了。”
  长孙冲听着他们的交谈,却是淡淡一笑,他眼中没有期待战斗的热血与激动,而是平静的如同一汪静水。长孙明兰虽然只是他的庶出妹妹,却是自幼由祖母教养,与他的感情也是最好的。
  他们出征时,长孙明兰怀孕也有好几个月了,如今回去,说不定他的外甥就已经出生了。
  他还是有些记挂明兰,毕竟怀着身孕的女子本就辛苦,唐峰却又被唐王李二委派,领兵出征,不能陪伴在她身边也就罢了,可能还会让她心中担忧挂念,身体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得消。
  长孙明兰虽然身为唐国公府名正言顺的国公夫人,但是她所处的位置毕竟有些尴尬这一胎就格外重要。
  毕竟在她之前,唐峰还与李婉有了儿子,还有与长乐公主的儿子,长孙明兰必须要尽快(了赵好)有个儿子,才能算是真正的在唐国公府上站稳脚跟半。
  而且唐峰立下了不世之功,封无可封,只能荫庇后代。
  但是长孙明兰这个明面上的正室夫人却迟迟没能诞下唐国公府的正经嫡子来,那些厚赏,也不能落在实处。
  虽然唐峰与别的女儿已经生下来儿子,但是唯有长孙明兰生育出来的,才是唐国公名正言顺的嫡子,能够一出生就享受到父亲的荫庇。
  李婉的那个儿子注定是要继承李靖的爵位,作为他们李家的继承人的。
  而长乐公主那个儿子,也有唐王李二照应,根本无需他父亲的功劳替他争取爵位,一出生便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厚爱,得封侯爵,之后就算有什么,也还有下一任皇帝照看着,根本无须担心前途。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